關於劉豪文


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
馬偕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
台安醫院整形外科顧問醫師
美國哈佛大學整形外科臨床研究員
美國波士頓大學雷射中心研究員
中華民國重建整形外科學會專科醫師
中華民國美容外科學會專科醫師
中華民國雷射醫學會專科醫師

整形手術兩三事


整形手術的價值是根據求診者自身的需要而判定,醫師只是站在協助的角色幫助他們。雖然有些手術並非必要,但衡量它對自己人生或生活的影響程度,或可幫你做出適當的決定,整形醫師也希望所有受術者對結果肯定、滿意,否則手術便成多餘。

二奶變三奶

新聞事件﹕
藝人觀月雛乃昨在某整形外科醫師記者會上,展示大分子玻尿酸豐胸成果。但衛生署表示,目前未核准玻尿酸注射到胸部,將要求台北市衛生局約談該醫師調查。
衛署藥政處長廖繼洲提醒,玻尿酸注射劑量超過2c.c.恐會移位,打在胸部劑量不小,


「打完後可能從2個奶變成3個奶,到時候哭都來不及」。



玻尿酸和肉毒桿菌素都是2006-2007年美容時尚的當紅炸子雞,新科技帶來快速而無痛(?)的美容方式,使很多不敢嘗試整形手術的愛美女性趨之若鶩,然而,也造成不少的遺憾。像上述「置入性行銷」的例子幸好有衛生署把關,否則很可能誤導民眾,以為豐胸可以靠注射!


以前在20~30年前有所謂的「小針美容」,就是以注射矽膠或液態臘的方式,使臉部或胸部看起來更豐滿。剛開始效果不錯,但是經過數年至十數年後,這些異物開始到處流竄、變硬或變形。


早期許多影歌星都曾經是小針美容的受害者,到現在都偶爾會碰到前來求診的病例。歸根究底,除了打進去的材質有問題(非「醫療級」矽膠)外,還是施打的方式、數量不對。非專科醫師施打也是一個原因,以為所有的組織都可以用「注射」填充。


必須了解,所有注射入身體的「異物」若不經為人體吸收代謝,就一定會產生「排斥」的現象。這是正常人體免疫系統的防護措施,除非少量(通常1~2西西)、分散部位施打,才可以與人體組織暫時相安無事。所以,在整形專科醫師的眼裡,這些充其量只是「組織填充劑」。


常用的組織填充劑如膠原蛋白、玻尿酸易為人體吸收,不適合大量施打,否則安全堪虞。用于隆鼻效果也不彰且形狀不夠美觀,正確的方式還是以植入矽鼻骨最為可靠。


它們可以用來填補皮膚凹陷、凹疤或皺紋,但是絕對不能用在隆乳!


「自體脂肪」相較之下可以較多量植入人體,但量也須分散、多處或多次移植,才能提高脂肪的存活率。它可以用在豐頰、填補太陽穴及其它臉部凹陷(如﹕法令紋、嘴角紋),也可注射下巴使之豐滿,但是,也不能夠用在「隆乳」!
...繼續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