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劉豪文


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
馬偕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
台安醫院整形外科顧問醫師
美國哈佛大學整形外科臨床研究員
美國波士頓大學雷射中心研究員
中華民國重建整形外科學會專科醫師
中華民國美容外科學會專科醫師
中華民國雷射醫學會專科醫師

整形手術兩三事


整形手術的價值是根據求診者自身的需要而判定,醫師只是站在協助的角色幫助他們。雖然有些手術並非必要,但衡量它對自己人生或生活的影響程度,或可幫你做出適當的決定,整形醫師也希望所有受術者對結果肯定、滿意,否則手術便成多餘。

名醫滿街

俗話說「人怕出名豬怕肥」,尤其現在治安不佳,很多醫師都怕被當肥羊,所以行事作風儘量低調。但是這句話對整形醫師而言絕對不適用


事實上,整形外科是所謂「名醫」出現最多的一科,別科的名醫都是經年累月看診、開刀、研究、教學或在治病過程與病人的互動中累積聲譽,他們有成就時都已經年近半百或更老,在行醫過程中為求診者不斷地付出心血之後才有「名醫」這個桂冠。


那像現在的一些整形醫師,不管學經歷如何、有沒有專科醫師資格,只要花錢在電視上買個時段,帶一些美女亮亮相,或者在雜誌上買一個半頁廣告,第二天就成為名醫。這種「名醫滿街」的現像,不禁讓我為自己的職業捏了一把冷汗,自問﹕「到底,整形醫師在這個社會是怎樣的角色?是醫界中的"特種行業"嗎?」


其實,整形醫師只是醫師的一種,訓練時間較長、吃的苦頭不會比其它外科系統少、賺的錢卻不一定比其它科多(先前所說的「名醫」例外,他們一定要拼命賺錢以便為他們的疏忽打官司)。除此之外,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,整形外科是最容易讓醫師「迷失」在自己行業中的一科!


以前曾經有人把整形醫師比喻為擁有「除了上帝的手以外,第二隻造人的手」,這種恭維的確很容易讓人自我膨脹,也是讓有些整形醫師迷失的原因。整形外科容或有些神奇的地方,但是很多手術只是「雕蟲小技」,經驗多了就熟能生巧,失敗的比率可以降至接近零。


比較難的不是「技術」的部份,而是技術以外的東西。


醫師若習以為常替愛美者改善容貌,會慢慢忽略每一位求診者是獨立不同的「人」,他們有不同的需求點和滿足點,所以在評估、執行手術時會太過自信而掉以輕心。這種權威式的「名醫心態」若繼續延伸下去,會離他原本「協助者」的角色漸行漸遠。終於,會迷失自己而變成一個「醫匠」,以為所有的容貌缺陷都適合手術並且照自己的審美標準來手術。


求診者內心的需求,在醫療商業化的社會裡常常被低估了!
...繼續閱讀